毛峰茶大全网

朋友送的清香型大红袍放了三四年,还能不能喝?

发表时间: 2023-01-27 17:56

朋友送的清香型大红袍放了三四年,还能不能喝?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有茶友翻出一盒礼品茶。

可惜已经过了很久,大约有三、四年,是搬新家时朋友送来的。

包装倒是中规中矩,是礼品茶的一贯调性。

多层包装,严严实实。

但打开后,看到泡袋上的“清香型大红袍”字眼,让茶友感觉情况不大妙。

在他印象里,清香型大红袍和清香型铁观音差不‎多,都是喝新茶为主,茶味清新爽口。

这放了这么多年,还能喝吗?

还是说,岩茶和铁观音不大一样。即便是清香型工艺的大红袍,放久了也能变成老岩茶?

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后,‬麻花想说,这盒放过期的清香型大红袍,情况不容乐观。

《2》

一、清香型岩茶本就定义复杂。

翻遍岩茶的各大相应标准,都没有看到半个关于清香型、浓香型的字眼。

对于清香型大红袍的理解,麻花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种市场自定义概念。

؜但暂时没有得到官方认可。

其实,茶友的直觉反应没有错。

对武夷岩茶来说,清香、浓香等概念属于舶来品。

并非武夷山本土的制茶概念,而是从闽南铁观音搬来的说法。

不少茶掌柜在卖茶宣传时,会借用这样的概念。

但至于清香型岩茶的精准定义,各家都有不同说法。

有人认为,轻摇、轻发酵、空调做青,再加上特意降低火功,轻焙火的岩茶,就属于清香型。

闻起来没有多少焙火气息,茶味也谈不上醇厚。

顶多是茶叶天然茶香保留充足,花香突出,茶汤风味小清新罢了。

这种说法,得到不少人认同。

反过来看,浓香型岩茶的常见状态,恰恰相反。

发酵比较足,火功也比较传统,至少都有中足火。

干茶闻着就有明显酵香、焦糖香。

泡开؜后,花香偏幽,但整体茶汤醇、滑、 厚,更适合老茶客口味。

然而,从上述的描述,不难看出一个问题。

岩茶江湖内,本就有轻火、中火、足火之别。

不同焙火程度,从高到低,‎一目了然。

既然如此,何须从铁观音那生搬硬套上清香、浓香的说法?

将岩茶本身的火功划分体系,搅乱得一团糟?

《3》

二、主清新风格的大红袍,不宜久存。

对照上述描述,做青发酵偏轻、焙火程度偏轻的岩茶,应该趁早品尝。

及早喝,才能喝到清香清新风格。

清香型大红袍这个名字,乍一听很有新鲜感。

但如果没猜错,里面十有八九都是轻火品种茶。

包括轻火黄观音、轻火金牡丹、轻火奇兰、轻火金观音、轻火瑞香等等。

打开一看,干茶条索并非是黑褐色,而是保留明显军绿。

焙茶温度不会太高,没有将茶叶彻底焙转色。

同᠎时,得益于火功程度不高,上述点名的品种茶,自身香气馥郁特点可以得到保留。

花香馥郁、浓郁、鲜明,泡开出来后,特别香。

套一句武夷山茶农平日爱说的话:香气特别“抓”人,很能吸引注意力。

但香气突出,茶汤不够醇厚的岩茶,久存无益。

哪怕运用上再好的储存方法,用真空包装,隔离氧气,再放进防潮箱……

层层防护,即便能保里面的茶叶不受潮、不返青。

但它的馥郁花香,清新柔和茶味,也难以保留!

《4》

三、老岩茶需要面临仓储难关。

老岩茶的估价,是圈内的一个难题。

有人觉得,老茶不可多得,喝一泡少一泡,堪称无价。

也有人认为,存到过期的岩茶,一文不值。

早在过年前,就曾看到过这样的调侃——送人情慎选茶叶。

对方给出了理由很直接,因为茶叶价格体系不透明。

大牌茶的情况尚好一些,如果是私房茶,就比较难办了。

万一对方对岩茶不了解,不专业,也喝不惯。

收到一盒别人送来的水仙、肉桂后,心里压根不知道这盒茶价值上千, 还是只值百元。

之后的回礼时,可就难办了。

对此,麻花倒是没有想得那么复杂。

这年头能收到茶礼,其实是一件好事,说明别人还在惦记自己。

毕竟从最广泛的意义,茶叶属于健康饮品。

不过收到别人送来的茶叶后,不论自己是懂茶还是不懂茶,都建议别⁣偷懒。

建议先拆开试喝,试茶时需要遵守的原则很朴素。

自己觉得好喝满意,就留下,留着放假休闲时泡来细品。

如果喝不习惯,觉得不好喝,那就另外处理。

千万别一直不开封,也完全不做任何处理,为了求省事,只是随便往家里角落一放。

多年下来,没有刻意关注过存茶情况。

时隔多年,将这盒清香型大红袍拆封后仔细查看。

花香消失、鲜味下降还算小事。

最怕里面的茶叶已经严重返青,陈味酸味闷味交织,彻底不能再喝。

算下来,那就太可惜了。

《5》

四、老岩茶不简单。

通常情况下,茶香格外突出,花香一马当先,闻起来特别香、非常香的清香型大红袍,要注重检查汤感醇厚度。

空有茶香,而茶味喝起来特别薄的岩茶,品质不高。

对于这种岩茶,不论是新茶时趁早喝,还是存了多年后再喝,都不会好喝。

考虑到清香型风格的岩茶,容易返青,不适合久存。

放了三、两年后,连原本的花香优势也消失了,变得毫无可取之处。

茶香消失,寡淡不堪,茶味还是一如既然的淡寡。

甚者,受到存茶环境影响,还早早受潮返青变质。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不容乐观。

虽然,平日一直不主张大家喝老岩茶,尤其是刚入岩茶圈子的新人,建议从新茶喝起。

对绝大多数茶客来说,喝三两年以内的岩茶更靠谱。

而老岩茶的水很深,遇到精品好茶的概率很低。

从“什么样的岩茶适合收藏”这个角度切入,清香型岩茶基本不在考虑范围内。

早在一开始挑选藏茶对象时,更建议选茶香清幽细腻、茶味醇厚饱满、做青传统、焙火足一些的水仙、铁罗汉、矮脚乌龙等。

轻火清香风味的‎品种茶,还是早点喝完,更省心!

《6》

清香型岩茶,只是市场概念。

在岩茶圈内,老茶客们更习惯称它们为轻火品种茶。

这样的岩茶,共性很鲜明。

香气清新,花香张扬,闻起来特别香。

原料和工艺稍好一些的,能做到茶味清清爽爽,但汤感厚度不算惊艳。

汤色偏浅,浅橙黄居多。

零基础的新茶客,喝这样的轻火岩茶,颇为适口。

但喝茶时,切记一点——别盲目久存。

对于所有“以香为主”的茶叶,趁早喝新茶,肯定没有错!

更多关于岩茶的知识

武夷岩茶与大红袍是一个概念吗?那肉桂、水仙也是大红袍吗?

纯料、拼配、母树大红袍,4个大红袍的真相,终于一次性说清了

桂皮香大红袍,是肉桂还是大红袍?普通茶客如何分清两者的区别?

正岩茶、半岩茶、岩区茶,都是什么意思?这些岩茶秘辛听过吗?

喝岩茶茶醉?喝岩茶翻江倒海?喝岩茶满口烟味?村姑陈给你支支招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