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峰茶大全网

零距离欣赏中国工艺美术馆的精致艺术品 | 展览探秘

发表时间: 2023-07-19 08:37

零距离欣赏中国工艺美术馆的精致艺术品 | 展览探秘

文博时空 作者 王琛 手工艺是我们最初的生活美学灵感,拥有岁月沉淀后的深邃和神秘,充满质感和韵味之美。中国工艺美术馆基本陈列展“文脉华滋”,汇聚了玉雕、金属工艺、陶瓷、丝绸等诸多工艺品类,姿态万千,瑰宝如云。在这里,或许你可以放缓忙碌的脚步,感受独属于中国匠人的生活美学。

“合体”而成的绚丽漆豆

“豆”是东周时期的主要食器之一,主要用于盛装肉酱和粮食,其上部为盘,下部为手持的柄。楚国漆器兴旺发达,高档品力求华美,彩绘成为装饰的主流。楚漆豆最早发现于春秋中期偏晚的湖北当阳赵巷楚墓中,至战国时期楚式漆豆已经十分发达,出土数量仅次于漆耳杯。

2000年出土于荆州市天星观二号楚墓的凤鸟莲花豆,为战国时期的漆器。墓主人是楚国邸阳君潘成的夫人,而邸阳君潘成在当时可是仅次于楚王的高级贵族。

原文物在湖北省荆州市博物馆收藏,这款复制的凤鸟莲花豆由上部的莲花豆盘与下部的凤鸟底座组合而成,中间用鸟头型的构件以榫卯方式连接并用生漆等粘合剂粘牢。盘身上雕刻了一圈共十四片精美的仰瓣莲花浮雕,底座设计成凤鸟展翼腾飞的形态,通体则髹黑漆为地,用红、黄二色彩绘,富丽又不失协调。凤鸟张开的双翅、翘起的尾翼平衡了器物的整体受力,而下部盘卷的蛇身则增大了底座的面积,加强了稳定性,说明当时楚人已能较好地运用物理学中受力平衡原理。因为雕刻得十分精细,各部分拼接的严丝合缝,再加上外表描画了华美的装饰花纹,几乎没人能看出这件器物是组合而成。

战国 凤鸟莲花豆 (复制品)

战国 凤鸟莲花豆 (复制品)

战国 凤鸟莲花豆 (复制品)

战国 凤鸟莲花豆 (复制品)

漆器在古代也是比较高级的“奢侈品”。《韩非子•十过》中,韩非子借秦国官员由余与秦穆公的对话,告诫秦始皇不能骄淫奢侈,大意为:尧用陶器做生活用具,他的领土南到交趾,北到幽都,东西到达日月升落的地方,没有不臣服的。尧禅让天下,虞舜接受下来,所做的食具,都是砍伐山上树木制作成的,削锯成器,修整痕迹,在上面涂上黑漆,送到宫里作为食器。诸侯认为太奢侈,不臣服的方国有十三个。虞舜禅让天下,传给夏禹,夏禹所做的祭器,外面髹黑漆,里面以红漆绘画,缦帛做车垫,草席饰有斜纹边缘,杯勺有花纹,酒器有装饰,这就更加奢侈了,而不臣服的方国有三十三个。

会跳舞、会敬酒、会祝寿的马儿长啥样?

唐代张说的《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中有这样一句:“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马何以衔杯、何以醉如泥?出土于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的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告诉你答案。

银壶正反面以模压手法各锤出一幅凸起的舞马,马儿口中衔有一只酒杯,其上扬的马尾和颈部飘动的绶带体现出十足的动感。顾名思义,舞马就是会跳舞的马。以马为题材的文物在全国并不罕见,但以舞马为题材的却很少见。

据《明皇杂录》记载:唐玄宗时,宫中养了好几百匹舞马,玄宗经常观看并亲自训练。每逢八月五日玄宗生日(即千秋节)时,都会有舞马表演助兴,此时舞马披金戴银,在《倾杯乐》的乐曲中,翩翩起舞。一曲结束之后,舞马会衔着地上乘满酒的酒杯到皇帝面前祝寿。这便是“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的由来。

唐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复制品)

三英战吕布:方寸间的沙场

在展厅的众多玉雕中,一个通体湛蓝的玉雕格外吸睛。据讲解员介绍,该材质为青金石,通过“丝绸之路”从阿富汗传入中国,在中国古代被称为璆琳、金精、瑾瑜,青黛等。《石雅》云:“青金石色相如天,或复金屑散乱,光辉灿烂,若众星丽于天也”。所以中国古代通常用青金石作为上天威严崇高的象征。由于青金石玉石“色相如天”,故不论朝珠或朝带,尤受重用。青金石也被阿拉伯国家视为“瑰宝”。另外阿富汗也把它当作自己国家的“国石”。

作品整体布局清晰明了,瓶口上部雕刻有城门以及曹操等人物,下部雕刻刘备、关羽、张飞与吕布激战的场面,人物刻画生动自然,细节丰富细腻,描绘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沙场激战场景。

玉雕 青金 三英战吕布 作者:王仲元

曲水流觞 睹器物之美

玉雕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商周时期制玉成为一种专业,玉器成了礼仪用具和装饰配件。玉雕工艺十分繁杂,包括选料、设计、粗雕、细雕、修整和抛光等工序。展品中有几件青铜酒器的玉雕仿制品,工艺精美,给人温润恬淡之感,极具观赏价值。

罍(léi)是一种大型青铜盛酒器,有方形和圆形之别,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诗经•卷耳》中“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的“罍”,便是指此。

⁠玉雕 白玉 圆罍|产地:北京

玉雕 白玉 圆罍 局部

玉雕 白玉 圆罍 局部

玉雕 白玉 圆罍 局部

玉雕 白玉 圆罍 局部

玉雕 翡翠 方罍|北京市玉器场制

精美的饕餮纹与夔(kuí)龙纹

玉雕 翡翠 方罍 细节

玉雕 翡翠 方罍 细节

玉雕 翡翠 方罍 细节

卣(yǒu),通常用来盛“秬鬯(jù chàng)”这一祭祀用的香酒。秬是“黑黍”之义,鬯为一种香草,即郁金,姜科。《诗经•江汉》中有“釐(lài)尔圭瓒,秬鬯一卣”的诗句,意思是“赐你圭瓒以玉为柄,黑黍香酒再赐一卣。”展馆中的碧玉雕刻作品“提梁卣”,其器型仿制的便是商代铜卣。

玉雕 碧玉 提梁卣|北京市玉器场制

玉雕 碧玉 提梁卣|北京市玉器场制

玉雕 碧玉 提梁卣 局部

玉雕 碧玉 提梁卣 局部

玉雕 碧玉 提梁卣 局部

盉(hé),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展厅展出的玉雕作品“青玉兽面壶”,仿制的正是西周时期青铜盉的样式,其主体的兽面纹饰,为肃穆的作品增添了一分灵动活泼。

玉雕 青玉 兽面壶|作者:刘忠荣

玉雕 青玉 兽面壶 局部

玉雕 青玉 兽面壶 局部

玉雕 青玉 兽面壶 局部

四大国宝 因材施艺

1989年,由60余位大师耗费8年心血完成的四件翡翠巨作在京问世,被权威专家评定为“四大国宝”。翡翠山子《岱岳奇观》取材自五岳之首的泰山,制作时因材施艺,正面翡翠色泽翠多而密,为泰山的阳面,雕刻得繁复而细致;背面则呈深沉的油青色,故而为泰山的阴面,雕刻也相对较为简练。山子背面右上侧边缘有一块红棕色翡,艺术家们以俏色技法将其塑造为一轮红日,在山巅之间升起,隐现于云彩之间,是为点睛之笔。

翡翠山子《岱岳奇观》主设计师:张志平

翡翠山子《岱岳奇观》主设计师:张志平

翡翠山子《岱岳奇观》红日

翡翠山子《岱岳奇观》局部

翡翠花薰《含香聚瑞》使用了玉器历史上最高难度的套料工艺,花熏的盖由主身中掏出的料制成,盖中的料则掏出来做了底足。由于中间掏空,内部的绿全部外露,翡翠最漂亮的色彩得以展现,整个花熏因此看起来碧绿晶莹,灿烂夺目。盖、身、底座部分以深浅浮雕的技法装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图案,双耳、盖钮则以圆雕的技法雕刻了九龙。

翡翠花薰《含香聚瑞》 主设计师:蔚长海

翡翠花薰《含香聚瑞》局部

翡翠花薰《含‍香聚瑞》局部

翡翠花薰《含香聚瑞》局部

翡翠花薰《含香聚瑞》局部

翡翠花薰《含香聚瑞》局部

翡翠提梁花篮《群芳揽胜》原料不仅体积小,而且质地和色泽是四块玉中较差的一块,为克服原料天然的缺点,艺术家们使用了掏膛技法,将整块翡翠掏成一个中空的花篮。从篮体中取出的玉料,被雕琢成牡丹、菊花、玉兰、月季等花卉,花朵与枝叶自由穿插,繁茂而自由舒展,保留、突出了翡翠色泽鲜艳、质地好的部分,极富浪漫华丽的艺术气息。另外,用传统套环技法琢出的提梁以及两条各有32个环的链子,将作品的高度增加了近一倍,可谓“小料大作”,弥补了原料体积较小的缺憾。

翡翠提梁花篮《群芳揽胜》 主设计师:高祥

翡翠提梁花篮《群芳揽胜》局部

翡翠提梁花篮《群芳揽胜》局部

翡翠提梁花篮《群芳揽胜》提梁局部

翡翠提梁花篮《群芳揽胜》提梁局部

翡翠插屏《四海腾欢》作为目前世上最大的翡翠插屏,其原料的形状方正而规矩,不仅面积大,而且翠色多而密,色泽鲜明,质地光润、透亮。设计者将原料平剖为4片,每片厚度仅为1.8厘米。之后将这4片翡翠拼合成一块高74厘米,宽146厘米的大插屏,最大限度地展示翡翠晶莹剔透的质地。拼合后的翡翠不仅平整、严谨,而且接缝处平直一致,没有丝毫间隙。

艺术家们因材施艺,充分利用原料的天然色泽,在绿色部位设计为龙,以深浮雕的技法精心雕琢,突出绿翠;在白、粉白、浅青色等部位则设计为云彩、水波纹,以浅浮雕的技法雕琢而成,以衬托龙的主题和绿翠。

翡翠插屏《四海腾欢》 主设计师:郭石林

翡翠插屏《四海腾欢》 局部

翡翠插屏《四海腾欢》 局部

翡翠插屏《四海腾欢》 局部

错彩镂金的齐天大圣

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是艺术家创作时不会轻易放过的选题。在展厅里,高举如意金箍棒的孙大圣仿佛就在你眼前降妖除魔,一袭金色战袍赋予了他英勇神武的形象,这还要归功于中国老手工艺中的瑰宝——漆线雕。

漆线雕是线的艺术,如同书法,如同水墨,将金丝线的姿态蜿蜒扭转,呈现出意想不到的美感。《波月洞悟空降妖》就是采用漆线雕工艺制作的,突出了鲜明的盔甲、艳丽的战袍和神气的人物形象,使得齐天大圣更加威武逼真、栩栩如生。作为闽南地区独有的传统工艺,漆线雕自唐代彩塑兴盛以来,便被应用于佛像装饰,俗称“妆佛”,长期以来一直作为一种特殊行业广泛流传,以蔡氏漆线雕为代表的厦门漆线雕最为出名。

漆线雕 波月洞悟空降妖 作者:蔡水况

漆线雕 波月洞悟空降妖 作者:蔡水况

漆线雕 波月洞悟空降妖 作者:蔡水况

漆线雕 波月洞悟空降妖 作者:蔡水况

一针一线,尽得风流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的《玉阶怨》全诗不见一个“怨”字,却处处体现孤独清凄,不著怨意而怨意很深,体现出了诗家“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真意。这样幽深的意境在湘绣作品《双面异绣·望月》中得到完美的展现,可以说是“一针一线,尽得风流”。

湘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起源于湖南的民间刺绣,是吸取了苏绣和粤绣的优点而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双面异绣·望月》借助湘绣的核心技艺之“双面异绣”巧妙表现出幽邃深远之美,正如《唐诗品汇》的评价:“矜丽素净,自是可人。”

双面异绣要求在一块透明刺绣底料的正反两面上,绣出形象、构图、针法完全不同的两种物象,形成完全不同的两个画面,产生感觉各异的两种意境。首先绣稿设计上,双面异绣要在透明的底料上施绣,因而要求外轮廓完全吻合,在相同的整体外形下设计不同的画面内容。这不仅要利用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所提供的各种造型变化的可能性,还要不断尝试针法、绣法的可行性。其次,精微的藏针隐线是双面异绣在刺绣技术上的创造点。两面形象各别,线条的变化,颜色的差异,在于分毫之间,稍有不当则失之千里。

湘绣 双面异绣 望月 设计:黄淬峰 制作:王玉辉

湘绣 双面异绣 望月 设计:黄淬峰 制作:王玉辉

湘绣 双面异绣 望月 设计:黄淬峰 制作:王玉辉

湘绣 双面异绣 望月 设计:黄淬峰 制作:王玉辉

《求偶鸡》一鸣惊人

1955年,福建工艺美术大师陈敬祥从传统技法中,用自己创新的刀具,在20多公斤的高山石上,雕出鸡笼内外群鸡共乐的和谐场面,此作初名《鸡笼罩》,1960年进京展示。著名画家华君武前来观看,见其笼内母鸡扑翅欲出,笼外公鸡跃跃求欢,便当场为其更名为《求偶鸡》,名震京城,一举成名。有人将其赞为“一首石头吟诵的《关雎》,用刻刀演奏的《梁祝》”。

这件作品最大的难度在于隔着鸡笼对笼内的鸡身进行雕刻,即镂雕。镂雕对石料的要求比较高,尤其是镂空的部分,寿山石材质性要细、要纯,尽量少有裂纹和高密度的砂隔。镂雕讲究雕刻顺序,一般是“先外后内”,待外层景物、其他衬景等凿坯工序全部结束之后,再行镂空,以保证镂空出的石头不致崩裂。

寿山石雕 求偶鸡 作者:陈敬祥

寿山石雕 求偶鸡 局部

寿山石雕 求偶鸡 局部

寿山石雕 求偶鸡 局部

中国工艺美术馆展品涵盖玉雕、石雕、竹、木雕、牙角骨雕、织染绣、陶瓷、漆器漆艺、金属工艺、玻璃、唐卡及民族民间(综合)11个门类。以下是更多展品:

“妇好”青铜鸮‭尊 复制件(商代)

楚式漆器 九连墩虎座鸟鼓架(复制件)

多宝嵌漆屏风 唐宫嬉乐图

多宝嵌漆屏风 唐宫嬉乐图 局部展示

玉雕 和田白玉 吉祥如意福寿薄胎链条瓶

玉雕 玛瑙 芦沟晓月

玉雕 翡翠 螭
虎瓶

玉雕 白玉 宝塔炉

鸡血石雕 钱王功绩图

金属工艺 纯银錾刻 富贵满堂 如意罐

金属工艺 景泰蓝 孔雀屏灯

金属工艺 花丝镶嵌 芝兰文房宝车

金属工艺 K金摆件 春满人间

百宝嵌漆器 鸣喜图 地屏

织绣 盘金绣 百鹤朝阳屏风

金木雕 一曲渔歌

竹编 苏武持节牧羊

牙雕 双凤朝阳花舫

织؜绣 抽纱 孔雀羽织金装花纱龙袍面料

织绣 湘‍绣 龙腾盛世 屏风

织绣 湘绣 龙腾盛世 屏风 局部

瓷塑 十二金钗

瓷塑 十二金钗

瓷塑 十二金钗

玉雕 白玉 五行塔

玉雕 白玉 五行塔 局部

观展攻略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坐落于北京市朝阳区湖景东路16号,地下二层、地上六层。常设展“文脉华滋”位于第五层第九、十展厅,分为“天工开物”“大国匠作”“美好生活”三个单元,展现了工艺美术的历史与成就。

另外,“赓续文脉——中国文房艺术展”作为新展已于近日在该馆开放参观,展出了来自全国收藏界藏品和当代文房产品生产企业及大师代表作品的古代及当代文房器物600余件/套。展览以文房为题,立足中国大地,涵盖哲学、美学、家居、音乐、香道、养生等诸多领域,由展示传统文房之美的“历史”、展示当代文房精品的“赓续”两大板块组成。明代黄花梨香几、宋元笔架山、清代灵璧石山子等极富书香风韵的文物均有收录,喜欢文房文化的朋友绝对不容错过。

展览入口

注意事项:

1. 需提前至少一天在官方微信公众号预约,并携带相应身份证件验票进馆。每周一例行闭馆,周二至周日每天9:00--17:00为展览时间(16:00停止检票)。

2. 展馆暂未提供停车位,建议绿色出行。

公交:311路/379路/419路/484路,豹房西站下车;311路/319路/379路/450路/466路/484路/695路,洼里南口下车。

地铁:8号线/15号线,奥林匹克公园站(G口)出;15号线安立路站(A口)出。

3. 观众休息区在四、五层中厅两侧。

参考文献

[1]陈南.回顾“86工程”——翡翠四大国宝诞生记[J].北京观察,2022,(06):76-79.

[2]四大国宝翡翠传奇[J].中国拍卖,2007,(10):58-59.

[3]马骏.努力绣好新时代湘绣传承与发展“双面绣”[J].新湘评论,2023,(03):55.

[4]胡月.浅谈湘绣手工艺“画意”之美[J].天工,2022,(31):94-96.

[5]胡丹阳,任梦,池香华.厦门蔡氏漆线雕技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探究[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2,51(03):52-54.

[6]李光辉.厦门漆线雕的“线”工艺探析[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6):73-77.

[7]黄雪明.浅谈泉州漆线雕技艺的传承与保护[J].名家名作,2021,(06):112-113.

[8]高阿申.瓷器方罍初探(下)[J].东方收藏,2014,(11):110-115+121.

[9]王宏.商周青铜罍研究[D].导师:张懋镕.陕西师范大学,2010.

[10]吕静.漆器专题[J].艺术与民俗,2023,(02):33.

[11]周莹莹.中国传统漆器中人物漆绘的发展与沿革[J].收藏与投资,2023,14(04):73-75.

图片 | 杜广磊

排版 | 小谢

设计 | 子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