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3-07-13 09:36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看到一段硬核泡茶视频,用玻璃烧杯泡茶。
对方自称,是化学博士。
在实验室喝茶,将思路放开一些,到处都是茶具。
毕竟,泡茶而已嘛,只要是一个能装水的杯子就行。
之前买的玻璃杯摔碎后,灵机一动,想到了用烧杯泡茶。
反正它们都是玻璃材质的,便宜又耐用。
实验室里的烧杯,还专门写明了刻度线,加水量更容易控制。
并且,抓在杯子上方倒茶,一点也不烫手。
拍照发圈分享时,这种工业朋克风的泡茶新方式,身边不少朋友和同学都在点赞呢……
其实对方的理解没有错。
只要是干净全新的烧杯,此前没有接触过任何有害化学物品实验,本质和玻璃杯的确没有区别。
但这种硬核泡茶法,不具普及意义。
因为有意境的泡茶喝茶,还是选专用茶具为好。
从挑选评价亲民茶具的角度看,下面这5段选购问答,值得细看。
《2》
一、烧水壶是买炭炉还是电水壶?
和一位爱喝足火岩茶的老茶友闲聊时,他提到,之前专门买了炭炉烧水泡茶。
听了潮州当地朋友的建议,特意买了荔枝炭与潮州炉,据说在冲泡单丛与岩茶时,炭炉保温效果持久,高温泡茶更出高香。
泡好茶,的确离不开滚烫沸水。
不过,单论“烧水”这个功能,普通家用电水壶也能做到。
不少功能齐全的电烧水壶,还配有自动上水、自动保温、温控提醒等项目,这是传统炭炉烧水不能相比的。
客观来看,炭炉+陶壶加热烧水的配置,看着的确古朴风雅,保温聚热的效果也不错。
说得再通俗些,看着还更有格调。
但茶友们在选烧水壶,建议从实用角度出发。
因为用炭明火加热,要考虑防火消防风险。
另外,为避免一氧化碳中毒,还要确保室内通风。
而今年的夏天格外热,现代城市生活基本离不开空调。
门窗紧闭,冷气十足的空调房内,支起炭炉加热烧水,并不合适。
再说,居家生活,用电加热更快捷、方便,只要有插孔就行。
换成炭炉的话,还要定期清炉子,买木炭。
综合算下来,从普适角度看,更建议大家选电水壶。
食品级不锈钢材质的电水壶,市面上能找到不少可选项,认着牌子去买基本不出错。
为了利于泡茶时控制“加水量”,泡茶专用的烧水壶,最好选带延伸壶嘴的鹤嘴壶、长颈壶。
一切准备齐全,往电水壶内加入适量清水,摁下加热键。
一旁还无需专人看着火候。
只要烧沸,就能自动停止加热。
这样的贴心设计,比摸索炭炉加热烧水更省事。
《3》
二、茶盘是干泡好,还是湿泡好?
居家生活的话,更建议选干泡台。
因为干泡茶盘的兼容性更强。
哪怕家里装修设计的泡茶空间,只是露台飘窗、日式风的榻榻米,或者是书房再摆下一张小茶桌。
只要往桌面上摆一块小巧的干泡茶盘,顿时就能突出泡茶的感觉。
换成传统湿泡台的话,桌面余留要足够宽敞,不然很容易放不下。
因为干泡茶盘会更清爽简洁。
所谓干泡,指泡茶期间,不能随便往桌面上倒水。
不打算再喝的茶水,统一倒入茶盂或者桌下的茶水桶。
时时刻刻保持洁爽的干泡茶盘,日常整理更轻松。
另一边,湿泡茶盘虽然方便在泡茶期间“水冲水流”,倒在桌面的茶水,会顺着下水通道,直接汇入下方茶水桶收集。
但不时需要清理卡着缝隙的茶渣、或者是附着在湿泡茶盘表面的茶渍。
连接桌面与茶水桶的下水管道,如果不定期清洗与更换,还会产生难闻异味。
如果你刚开始喝茶,正琢磨着在家布置简单的泡茶环境,选干泡茶盘更容易上手。
《4》
三、主泡茶具是盖碗好,还是茶壶好?
建议根据自己的泡茶需求来定。
从村姑陈的喝茶习惯看,平时经常喝福鼎白茶、正山小种、武夷岩茶时,选盖碗更方便百搭。
因为瓷质盖碗没有“一壶一茶”的繁琐要求。
家里准备了基础款盖碗后,几乎所有的茶都适合冲泡。
每次泡茶结束,只要及时洗干净,就不会残留任何茶渍污痕。
釉面光洁,质地紧密的瓷质盖碗,泡茶期间不会存在任何吸附茶香的问题,更能真实还原好茶本色。
站在一个老茶客的立场看,盖碗泡茶的使用感更好,因为出水更利落。
盖碗的“盖”与“碗”是分离的,合盖开口大小能随心调节。
倒出茶汤时,只要将出汤口对准公道杯,茶水立马能顺着合盖缝隙,飞速倾倒而出。
当你练就了快速出汤的泡茶功夫时,完全能做到两、三秒的时间内,倒出大量茶水。
盖碗的出汤利落优势,是茶壶不能相比的。
毕竟,拿起茶壶倒茶时,茶水顺着壶嘴内部通道倒出。
哪怕是专门加宽壶嘴设计,也达不到盖碗的极致瀑布状出水效果。
《5》
四、公道杯是带把手好,还是无把手好?
看具体使用效果。
因为,公道杯的职能是盛放茶水、静置晾凉、观察汤色,倒茶分茶。
为了便于分茶,公道杯的“断水”要利落,不能断断续续。
此外,带不带把手,并不是买公道杯的要点。
如果是容量四、五百毫升以内的公道杯,不带把手也不影响泡茶使用体验。
常规盖碗泡茶,110毫升标准盖碗,倒出一冲茶汤进入容量400毫升左右的公道杯时,茶水占比不足三分之一。
伸手握 向公道杯上方,哪怕没把手,也不会感到烫手。
容量大小适中的公道杯,一旁如果再添上把手,视觉审美会受损,略显累赘,线条看着不够简洁。
但凡事无绝对。
容量稍大一些的公道杯,有加上把手的必要。
有了把手与把柄,更能稳当抓握。
当你煮了一小壶茶,将滚烫热茶倒出来时,肯定是选容量大一些的公杯。
满满当当的一大杯热茶,拿起来偏重。
加上把手之后,不仅能隔热防烫,还更利于稳当拿起。
《6》
五、茶杯是单个买,还是成套入手更好?
主人杯,一般是单个入。
铃铛杯、压手杯、花瓣杯、汝窑杯、斗笠杯、钟形杯、四方杯、盏形杯、高足杯、卧足杯……
市面上各种杯形,各种釉色、各种材质、各处窑口的主人杯,选购原则很简单——看合不合眼缘。
反正,主人杯仅限自己私用,是个人专属品。
自己喜欢就买,无需纠结。
不过,为了方便招待客人喝茶,成套买一组容量一致、器型一致的品茗杯,很有必要。
不然,招待好几位客人喝茶,每人面前都摆一个款式不一的杯子。
容量大小、杯子高度、宽窄器型,都不相同。
倒茶分汤,均分茶汤时,肯定会带来难题。
《7》
新手学喝茶,入门级的茶具准备,真的不难。
哪怕预算有限,只能拿出三、四百的购买预算。
那么,配齐上述提到的简配版泡茶工具,也不是难事。
干泡茶盘,百元内预算,可以买藤编茶盘、竹木茶盘,好看又精致。
食品级不锈钢电烧水壶,百元左右,也有不少实用选择。
基础款的白瓷盖碗,选择思路如下。
要么是等着买茶时,买足一定金额之后等着满赠,薅羊毛。
要么是直接拿出几十元预算,入一个纯白瓷的、不烫手的、容量适中的白瓷盖碗,泡茶实用茶具不需太花里胡哨。
余下的预算,还足够再添上透明玻璃公道杯,成套买入6个左右的品茗杯。
一点一滴算下来,基础款入门茶具,一站式配齐也很轻松。
新手喝白茶,要准备哪些茶具?干货分享,4件基础茶具一个不能少
学习冲泡白茶,请备齐基础的茶具,那到底需要哪些茶具呢?
盖碗、茶壶、飘逸杯,茶具种类繁多,为何“万能茶具”会是盖碗?
这4个茶具选购干货,知道的人很少,但了解的都是茶具高手
泡茶工具那么多,玻璃杯、盖碗、茶壶,谁才是茶桌上的百搭茶具?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