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3-04-06 09:50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四月到了,不少早春绿茶已经可以尝鲜。
再过一个多月,今年的高山白茶也将陆续上新。
正当一众茶友沉浸在喝新茶,尝春茶的欣喜情绪时,翻到一条煞风景的留言。
“中国人的身体机能只适合喝暖胃的红茶,而绿茶和白茶不适合国人体质,性寒凉,太伤胃,不能长期喝。”
对此,不知大家怎么看?
个 人觉得,这种关于茶叶是性寒还是性温的说法,有必要客观看待。
通过以下4点,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
《2》
一、红茶能养胃、暖胃是真的吗?
六大茶类里,红茶是全发酵茶。
发酵程度比绿茶、黄茶、青茶、白茶高。
制茶发酵期间,红茶内部的多酚类物质较多转化为茶黄素、茶红素等,形成了红茶的特征性外观与风味。
相对而言,红茶的风味更为温和。
按许多老茶客的调侃,红茶的味道,就是以柔柔润润为主,茶味清甜,不易苦涩。
但从医学角度看,多喝红茶,不能养胃。
务实求真来看,喝茶这件事,不能盲目夸大功效。
喝茶就是喝茶,注重细品慢尝,欣赏个中风味。
好喝、顺口、润喉、回味美妙,才是关键。
肠胃功能不佳的群体,养胃一事,建议遵医嘱。
三餐规律饮食,按时吃饭。
每餐定时定量,不过分节食,不暴饮暴食。
日常饮食尽量清淡,荤素搭配,少吃重口味刺激食物等,才是呵护肠胃的关键。
本身爱喝茶,但肠胃偏弱的人,饮茶要有所节制。
通常情况下,适合喝红茶、老白茶、武夷岩茶等。
若是不介意黑茶的渥堆味,喝些后发酵的黑茶也无妨。
但是,大家要分清一件事。
胃不好的人适合喝温和柔润的红茶,与喝红茶能养胃之间,完全是两码事。
这属于颠倒因果,两者之间不能混为一谈!
《3》
二、绿茶、白茶是不是性寒凉?
白茶的情况特殊,分新茶、老茶,容下段再来细说。
先来看看绿茶的情况。
绿茶属于不发酵茶,绿叶清汤,清新爽口。
制茶时,将采下来的茶青鲜叶及时杀青,钝化多酚类氧化酶的活性,避免氧化发酵,从而保持绿茶的青翠、清新、绿叶清汤本色。
个中道理,有些类似爆炒蔬菜,高温猛火快炒出来的青菜,更能保持绿油油的卖相。
因为绿茶不发酵,且高温杀青也阻断了后期发酵转化的空间。
所以,和其它茶叶相比,绿茶内部未经转化的多酚类物质更多。
多酚类物质是基础茶味构成,有利有弊。
弊端是,部分茶多酚物质是涩味主导者,含量过高时,泡出来的茶味容易涩。
优点是,有消炎作用。超市里卖的牙膏,不少就有加入茶多酚提取物,从而应对牙龈上火、红肿等微小症状。
不过,当你在空腹状态下喝茶,或者大量过量喝茶时。
摄入过多咖啡碱、茶多酚等物质后,容易引起茶醉,头晕乏力,饥饿感明显,需要及时吃些茶点,补充能量,才能缓解。
而这,也是绿茶被人诟病为性寒凉的依据。
但平心而论,对绝大多数正常人群来说,只要适当饮茶并无不妥,没必要将绿茶视为洪水猛兽。
《4》
三、喝白茶,是不是新茶性寒,老茶性温?
新白茶并非性寒凉,较真来看,勉强只能算“清凉”罢了。
这得从白茶的制作工艺说起。
白茶加工过程相对简朴,以萎凋、干燥为主,没有过多破坏与干扰好茶的本味。
和绿茶相比,白茶制茶过程没有杀青。
不杀青,意味着白茶内部的多酚类氧化酶能保持较好活性。
新白茶制茶加工后,归仓储存,在后期存放时能不断推动自身茶香、茶味转变。
不同存放时间的白茶,风味表现各异。
哪怕是同一批、同一箱白茶,在不同时间段喝茶,能获得不同滋味享受。
新茶刚做出来时,由于刚烘干不久,茶香还在不断聚合。
乍一闻,满溢干燥的植物清香,毫香花香清馥。
茶汤入口,清冽感明显,但茶水厚度还有很大的转化空间。
存满3个月后,大约在八月、九月,暑热烦躁,高温烦闷时,极适合来一杯新白茶解暑气。
对比刚出来的新茶,此时,它的花香毫香逐渐沉淀下来,香型更清晰。
茶汤入口,稠润感初显,清新爽口,特别美妙。
存到半年后,到了年底,此时喜欢喝新茶尝鲜的茶友,不要错过此时的风味。
因为,“半新不老”的白茶处于风味过渡期,温和柔润气质出现,又香、又鲜、又润,很是美妙。
存满一年、两年,这是属于陈年白茶的风味演变期,综合风味美妙。
存满3年以上的白茶,能获得一层新身份——老白茶。
白茶逐渐陈化过程中,内部的苦涩物质逐渐减少,内在的多酚类、咖啡碱等物质不断被氧化新生出来的络合物包裹。
同时,包括黄酮类在内的诸多物质,含量上升。
相比新茶的清新鲜爽,老白茶的风味更甘醇饱满,更显温和、少刺激。
喝茶时,新白茶建议用盖碗逐次冲泡、玻璃杯简单泡。
而老白茶,可冲泡、可煮茶,甘润温和的茶汤风味更宜室宜家。
《5》
四、如何能做到舒服、舒适喝茶?
食物寒冷说,属于传统医学范畴。
但网上看了下,若将寒冷、清凉食物视作洪水猛兽,不宜食用,会一棍子打死不少日常食品。
因为各路说法与分类,五花八门。
包括黄瓜、萝卜、豆腐、西瓜、香蕉、荠菜、丝瓜、菠菜、李子、柚子、雪梨、海鲜等长长一串名录,都被人为列入寒凉食物的名单。
对大众群体来说,吃一碟凉拌黄瓜,点一道菠菜豆腐汤,再加一个海鲜。
各式传说中的寒凉食物凑成一餐,吃进去也并无不适。
所以,不论日常饮食还是泡茶喝茶,没必要过多纠结性寒、性凉、还是性温、性燥。
品茶饮茶,茶水只要喝起来顺口,但饮无妨。
为了喝茶更舒心顺意,健康喝茶,要留意不少细节。
首先,适量喝茶,饮茶虽好,但不要选在清晨空腹、深夜时分大量喝茶。
其次,茶水温度要适宜。太烫不妥,会烫伤口腔黏膜。滚烫热茶泡出来后,稍微晾一会再趁热喝。
要注意,按传统观点,喝茶宜热饮。
近些年网红流行的冷泡茶、冰萃茶、冰镇水果茶等。
虽然夏季高温时,喝点冰冰凉凉的茶水冷饮很畅爽。
但为了避免刺激肠胃,少喝为好。
最后,要选对好茶。
过期茶、变味茶、酸味茶等,闻起来味道稀奇古怪的劣质问题茶,不建议继续喝!
《6》
喝茶这件事,不能听风就是雨。
与其盲从他人的说法,认为XX茶性寒凉不能喝,不如自己亲自尝试。
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口味偏好也不同。
什么茶最适合自己,唯有试过、喝过、对比过,才能知道答案。
喝茶这件事,没必要一概都奔去喝性味温和的红茶与老白茶。
春燥秋燥烦闷、油炸食物吃多了上火、刚吃了一顿油腻腻的烤肉急需解腻、午后办公族打算喝杯下午茶解乏……
以上提到的这些情形,比起老白茶,清新鲜爽的新白茶会更吃香。
绿茶清新,红茶柔润。
喝白茶,新白茶鲜爽动人,老白茶甘香醇厚。
不同的茶会有不同的香气、滋味、韵味风采。
若是圈地为牢,将自己的饮茶选项单一化,未免太乏趣!
茶叶六两,礼盒三斤,只看包装买茶叶,能挑到高品质的好茶吗?
从茶叶店、到茶馆、再到茶叶会所,你带同行来,是要砸场子吗?
加了“香精”的茶叶,和正常茶叶有何区别?内行人教你一眼辨别
茶叶共分几大类?分别有何特点?什么茶叶受众最多?
茶叶过了保质期,真空包装没有变坏的茶叶还能喝吗?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