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峰茶大全网

四种茶具对决:盖碗能否抵挡飘逸杯、快客杯、焖茶壶、保温杯的冲击?

发表时间: 2022-08-31 09:45

四种茶具对决:盖碗能否抵挡飘逸杯、快客杯、焖茶壶、保温杯的冲击?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曾有茶友晒图,发来他在办公室布置的“泡茶角”。

定睛一看,这个台面布置风格很传统。

桌布上垫着一层透明玻璃板,台面罗列着各式茶具。

大容量保温壶一把,茶友说,这是用来保温热水,方便泡茶的。

实时保温的大壶,能免去烧水泡茶的繁琐。

除此外,还有带把手的紫砂杯、架有滤网的公道杯、以及飘逸杯等。

并且,那个飘逸杯还是塑料材质制成。

造型上没有太多创新,依旧是黑白二色,泡茶内胆的实际容量并不大。

从飘逸杯、到紫砂杯、再到保温壶……

说实话,这泡茶台囊括了绝大多数的错误泡茶法。

泡茶之前,还得慎选为好。

《2》

飘逸杯自带过滤功能。

作为创新茶具代表,飘逸杯既是壶又是杯,属于二合一产物。

用飘逸杯泡茶,不需任何泡茶经验。

哪怕是白纸型的新人,看了示范后也能轻松上手操作,被不少人视作办公室泡茶神器。

将内胆拆下后,用清水将内胆和外杯仔细洗干净。

随后,往内胆里加入适量干茶,注入沸水后即可冲泡。

注水完毕,稍待片刻,等茶味浸出后,再摁下开关阀门。

阀门一开,内胆里的茶水便会自动过滤到外杯内。

既不烫手‭又能快速分离茶水,自动过滤,非常省心。

若自己一人喝茶,选容量适中的飘逸杯后,连续冲泡多次。

沏出一大杯热茶端起便喝,十分痛快。

若是办公招待,得选容量稍大的飘逸杯,将冲出来的茶汤分入客人杯子里,一起品尝。

飘逸杯泡茶虽说简单省事,但不适合日常使用。

从经验看,飘逸杯有不少泡茶局限性。

首先,飘逸杯无法像盖碗那样揭盖闻香。

喝茶不闻香,品茶乐趣要打不少折扣。

其次,飘逸杯的“滴滤”出汤,耗时偏慢。

部分飘逸杯的出水口,水流细,茶水倒出速度慢。

虽说能自动过滤分离茶水,但用时未免太慢。

再次,自带过滤网的内胆,清洗不便。

等到时间一长,无法拆卸下来清洗的过滤网会布满茶垢陈垢,并不卫生。

最后,飘逸杯的内胆空间有限。

市面上有不少飘逸杯,外形看着容量可观。

但内在发挥⁢泡茶用途的,仅是内胆空间。

泡茶空间小,投茶数量不能太多,不然泡出来的茶味易浓。

但只放一小撮干茶进去,没泡几次就会变淡。

浓淡之间,投茶多少实在难以拿捏。

更何况,市面上不少飘逸杯是塑料制品。

没能达到食品安全标准,劣质塑料飘逸杯会发散出橡胶味。

再将其用于泡茶,无疑是将好茶推向火坑!

《3‎》

快客杯介于盖碗与茶壶之间。

早些年在新式茶具里,快客杯曾经喊出过不少口号。

号称年轻人喝茶必入的第一套茶具。

号称能吊打盖碗,泡茶不怕烫。

号称能兼备茶壶的保温性能……

因外形特点,快客杯在圈内还有这样的别名,叫做手抓壶。

手抓壶这个名字很形象,和茶壶相比,它并没有设计壶把。

但在壶身两侧,却增加了抓手,因此得名。

作为脱胎于盖碗与茶壶之间的产物,快客杯和传统茶壶相比,壶嘴普遍缩短,常设计成开放式的鹰嘴出汤口。

鹰嘴出汤口和茶壶泡茶相比,优势多多。

泡茶时不用担心狭窄的壶嘴内部通道会被泡开的茶叶堵塞,从而导致茶汤倒出“大堵车”,出水不畅,断断续续。

再说,和盖碗相比,快客杯增加了出水口和两侧把手。

拿起快客杯倒出茶汤时,只要拿在两侧,便不必担心泡茶烫手。

经过泡茶实测,发现快客杯仍旧比不过盖碗。

从泡茶防烫手角度考虑。

买盖碗时,只需选对碗沿宽窄适中的盖碗。

用三指握碗法拿起盖碗时,抓握在碗沿上便能隔绝热量,不会再感到烫手。

但从茶汤倒出的干净利落效果看,快客杯的鹰嘴出汤口,反而限制了茶汤的奔涌而出。

泡茶时,还不如盖碗出汤来得迅速。

至少,盖碗的合盖开口能自由调节。

倾倒茶汤时,茶水顺着合盖开口呈现瀑布状快速倒出,彻底沥干。

论泡茶出汤实用性,还是盖碗更好用。

再说,快客杯的整体更接近于茶壶。

揭开盖口,壶口略窄,投茶注水多有不便。

但凡遇到干茶略微蓬松的茶叶,投茶过程就会较为局促。

不如盖碗泡茶时,来得那么百搭实用。

《4》

焖茶壶是近两年再次走红的网红茶具。

论焖茶壶的本质,大家都不会陌生。它就像过去家家常备的暖水壶,自带保温内胆。

和外形俗气、外壳经常是大红大绿图案组成的老式暖水壶略有不同。

焖茶壶的外壳设计,看着相对更时髦罢了。

但论本质,换汤不换药。

话说,焖茶壶是怎么走红的?

这说来话长,不知道茶友们有没有看过这样的广告推送?又或者,无意间点进这样的卖茶直播链接。

“7年陈老白茶,百元一份,买二送一,再送一把焖茶壶。”

“秋天的第一壶老白茶,你焖了吗?现在下单再送焖茶专用壶。”

“限时特惠活动,老白茶和焖茶壶搭档组合,久焖不苦,越闷越香。”

不知何时起,焖茶壶和老白茶捆绑在了一起。

很多卖老白茶的直播间,最常送的赠品,非焖茶壶莫属。

诸如此类的画面看多后,难免让人产生这样的误区。

仿佛将老白茶闷着喝,不过是件疏松平常的事。

但这里要郑重提醒大家,千万别盲目相信。

好茶不需要闷泡,短短几秒就能浸出鲜香醇爽的美妙茶味。

泡老白茶,不提倡从一开始就闷着喝。

那些极力鼓吹将老白茶放进焖茶壶内,起码焖上一个钟头再去喝的说法,大多居心不良。

只有内质积累寡淡、品质糟糕的老白茶才会出现不闷泡、没味道的局面!

一旦照做,
将这些劣质老茶焖上半天后再倒出来喝。

且不说多喝浓茶,不利健康。

闷了这么久后,何谈好茶的香清甘活风味?

《5》

保温杯在日常生活里,大家都不陌生。

有了保温杯后,能随时喝到热水、热茶、热汤,非常暖心。

但办公室喝茶,有条件的话,还是建议烧水泡茶更好。

用保温壶/保温杯里的热水泡茶,难免会遇到水温不足,茶香、茶味激发有限的尴尬。

再说,出门在外喝茶时,若茶友动了用保温杯泡茶的念头,以下细节可不能再疏忽。

为避免影响茶汤风味,得选对食品级不锈钢保温杯。

不然拧开瓶盖后,一股浓郁不锈钢味飘扬而来。

这样的保温杯泡茶,哪能让人放心泡茶喝?

保温杯多为直筒造型,内壁清洗不易,建议配套杯刷进行清洗。

每次用完后及时清洗,才不会留下残留茶垢与污渍。

最后,若是直接用保温杯泡茶,投茶量千万别太多。

长时间待在高温闷热环境下,茶味物质会快速释放。

一不小心,茶味就会被闷浓泡苦。

投茶量“宁少勿多”,方才稳妥。

用保温杯泡茶时,拧开瓶盖喝茶,要多加当心。

不要贸然大口饮入,万一热茶温度过高,烫伤了口腔黏膜就不妥了。

说到底,比起用保温杯泡茶,个人更倾向用保温杯盛放茶水。

出门之前用盖碗泡茶,将热茶灌入保温杯内。

既不用担心茶味被泡浓,又能安心尽享美妙茶味!

《6》

日常泡茶,盖碗的实用性更强。

白瓷盖碗基础百搭,不存在一壶一茶的繁琐要求,所有的茶叶都能冲泡。

再加上,盖碗属于分离式茶具。

平日里,惯用二才盖碗(只有碗与盖)。

有了茶盘托底后,三才盖碗本身的底托反而显得重复累赘。

泡茶时,盖与碗自由活动的属性,优势多多。

一来,能利于趁热揭盖闻香,揭盖看叶底。

二来,能自由调节合盖出汤开口。

三来,能快速倾倒茶汤。

一众茶具里,不论飘逸杯、焖茶壶、快客杯,它们统统难以挑战盖碗的“百搭神器”美誉!

更多关于茶具的知识

新手喝白茶,要准备哪些茶具?干货分享,4件基础茶具一个不能少

盖碗、茶壶、飘逸杯,茶具种类繁多,为何“万能茶具”会是盖碗?

3个盖碗挑选细节,完整握碗手法,学会这些,盖碗泡茶再也不烫手

答疑解惑,冲泡白茶时,玻璃盖碗和白瓷盖碗有什么区别?

冲泡白茶、岩茶、普洱茶时,是素烧盖碗好,还是白瓷盖碗好?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